1月19日,由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生理生态与环境控制机制”2017年度进展总结会在京召开。课题负责人、中国林科院副院长肖文发出席会议并讲话。
肖文发对课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体汇报。7个子课题负责人就各自专题在2017年度的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进行逐一汇报。与会者针对汇报中提及的问题和未来计划,展开了讨论与交流,并提出,每个专题的研究内容要紧紧围绕人工林生产力的形成这一主题开展进行。
肖文发强调,各专题负责人要认真总结本次会议中提出的问题,加强子课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聚焦课题任务目标,做好下一步工作计划。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提高影响力。
课题启动以来,各子课题均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试验样地的数据观测与调查;不同环境因子(水、肥、热等)对马尾松、桉树生产力形成过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落叶松对不同立地条件响应机制的研究;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杉木光合作用、化学计量以及根际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建立了杉木、马尾松、木荷、四川桤木和香樟5个树种的同质园并进行基础数据观测。在各专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4篇,初步建成实验样地4个。
森环森保所副所长王小艺,项目组管理人员、各子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